深挖潜能重创新,把好审查第一关
其他办公室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分类办公室(以下简称分类办公室)的普遍印象。工作相对复杂,内容尤为重要。在处室人员少的情况下,分类的努力和成绩得到了其他处室的高度认可。
分类是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审批流程的第一道关,只有把这道关做好,才能为审查提质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分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分类部门不断挖掘潜力,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进外观设计智能分类引擎升级,解决分类积压问题,大大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不仅如此,分类还及时跟进具体产品和领域,不断推进分类规则的明确和固化,积极参与国际设计分类表的修订,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工作,在2019年局专利审查质量保证优秀部门选中,分类办公室载誉而归。
小房间,大能量。
与其他办公室相比,分类办公室的人不多,只有4人编制,但需要处理的工作一点也不容易。目前,分类办公室承担了所有涉及外观设计分类的相关工作,包括近70万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分类、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的修订和维护、分类业务规则的制定、分类培训、参与相关国际交流、外观设计智能分类引擎的运行监控等。分类处相关人员进一步向记者介绍。
为使各项工作能够高质量、稳定地进行,分类处不断挖掘潜力,逐步探索模块化管理的工作方法。所谓模块化管理,就是划分部门内部的工作,由专人负责不同的模块,主任对每个模块进行工作指导和监控。分类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专人负责,可以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提高大家独立的能力,同时让大家体会到工作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有分工,更要有合作。分类部门的工作内容复杂且相对独立,因此需要有效的合作来提高凝聚力。充分利用办公室工作例会制度和综合谈心制度是分类办公室凝聚力的好方法。
在定期例会上,办公室工作人员会互相通报前期工作内容,同时会集思广益,找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可行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将个人分工与团队合作有机结合。每次例会除了讨论具体工作外,还会根据工作运行情况设置相应的主题,进一步加强对工作的指导。比如年初分类会以年度工作目标为主题,新人加入时会设置加快角色转换、强化责任感等主题,从而形成人人负责、事事落实的工作氛围。知道自己的长处,取长补短。例会制度有助于我们相互理解。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从部门层面思考问题,快速弥补自己的不足。分类部相关人员表示。
对于综合谈心制度,在分类部门相关负责人看来,以谈心为出发点,既能缓解工作压力,又能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达到思考和努力的效果。
高质量,提高效率。
为打赢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的硬仗,分类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从完善审查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分类规则的明确和固化、优化智能分类引擎等方面全面推进提高质量和效率。
为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分类部门及时制定了《2019年分类部门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对新审查员的分类培训,分别制定了培训、实习和实践各阶段的管理办法,切实把好业务培训关。此外,根据智能分类引擎的运行情况,制定了《智能分类专项验证办法》,开展专项验证工作。2019年,验证案件数量超过2.1万件。不仅如此,还通过建立台账系统,不断推动智能分类引擎的优化。
通过不懈努力,2019年5月,外观设计智能辅助审查系统成功上线,智能分类引擎在通过率达到95%、准确率达到90%的基础上,彻底解决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分类积压的问题。在不断优化智能分类的同时,分类处还探索性地将分类号自动引入电子申请客户端的新功能,并根据分类的可信度,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来源案件的分类号,大大提高了审查质量和效率。
分类规则的明确和固化对审查工作至关重要。对此,分类部门针对特定类别和产品制定了多项分类业务规范,并配合修订《专利审查指南》,及时调整GUI设计的分类规则。更让审查员赞不绝口的是分类处编制的《图释令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一位审查员向记者介绍:图解分类表明确了相关类别的界限,分析了相关产品,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国际设计分类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该分类表采用背景标识,使图解内容一目了然,可读性强。在审查实践中,该书有助于审查员克服东西方文化和语言差异带来的国际分类法理解困难,解决国际设计分类表中部分类别界限模糊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规范设计分类,保证分类标准执行的一致性。
不仅如此,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审查处的分类问题,在部门的支持下,分类处积极推进,在各审查处设立分类助理,在审查与分类之间搭建业务桥梁。分类助理定位为内部领域的分类专家,通过开展内部讲座,提高审查员的分类业务能力。当然,我们也会设定年度分类业务推广主题,指导讲座内容。分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分类助理不仅有利于审核员对分类业务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利于分类表的修订、分类研究和规则的完善。
业务精细,交流重。
近年来,分类不仅保证了分类程有效畅通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外观设计分类体系的完善。自2012年以来,分类部积极组织参加第11.12.13.14届洛迦诺联盟国家专家委员会会议的提案工作,从有利于检索和使用国际设计分类表、解决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映中国特色的角度提出了300多项修订分类表的建议。
从主动申请参与开始,到形成惯例,分类在此期间付出了很多努力。据分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事在日内瓦会议现场开会,留在国内的专家组并未停止。虽然每次会议都是北京时间的深夜,但大家都在深夜用手机实时了解前方动态。前方遇到问题,后方第一时间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前面开一周会,后面拿着手机熬一周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分类部门探索了实践研究+国际交流提前沟通+共享会议的工作模式,使国家知识产权局提案通过率逐年上升。2017年,提案通过率达到89.4%,远远超过71.4%。
正是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努力工作,不断探索。分类处的小办公室焕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国内外舞台上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度。正因为如此,才被评为2019年局专利审查质量保证优秀办公室。
真诚相待,敬业守责,敢于承担责任,止于至善,这是分类处一直践行的准则。随着质量提高和效率提高的进一步发展,分类部门将继续开动脑筋,挖掘潜力,做到不满足,在高处寻找高处;不要停下来,远行。分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