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息为藏药产业增添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加强措施,促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为了帮助西部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推动创新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部(以下简称文献部)成立了西部省份专利信息特色应用项目,旨在挖掘和发挥专利信息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索西部地区专利信息利用的特色支点。其中,专利信息服务是藏药行业研发创新的典型代表。
藏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的瑰宝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不断加大对藏医发展的支持力度,藏医产业蓬勃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藏药行业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标准化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产业升级转型存在困难,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2019年,文献部委托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开展西部省份专利信息特色应用项目。通过开展藏药行业专利分析、专利信息推送、知识培训等服务,为藏药行业的R&D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促进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基本能力的提高,为藏药行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把握产业方向,推进研发布局。
在文献部的组织协调下,该项目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信息中心专利信息服务人员、郑起藏药集团技术人员和咨询专家组成的项目团队(以下简称项目组)。
项目组首先结合企业调研、产业数据和政策趋势,分析了藏药产业链、生产企业结构和运营现状、藏药产业产品结构和国际贸易情况,从藏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和趋势出发,判断了产业发展前景,帮助相关企业从宏观角度了解藏药产业的竞争态势和环境。经过多方了解,项目组认为,藏药产业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产业。但目前藏药生产企业存在以传统剂型为主、剂型单一、剂量大、符合现代临床需要和要求的现代剂型不足等问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学技术,逐步提高藏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加快藏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项目组分析了藏药产业专利技术的研发热点,并根据专利布局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对近6000条国内外藏药专利信息的分析数据,项目组不仅梳理了藏药行业专利年度申请情况、法律状态和类型分布的总体情况,还结合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对专利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引导,识别了平面色谱法和柱色谱法,从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等涉及藏药分析、鉴定、加工纯化的藏药行业热点技术领域。此外,基于数据分析,项目组从藏药用途、藏药资源、产业链等角度为相关企业指导专利布局方向。例如,在产业链增值方面,相关企业可以加强藏药资源的培育、藏药加工设备和仪器、藏药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藏药储运和保存以及基于藏药化合物的藏药现代化专利布局,为传统医药现代化提供参考。同时,项目组还发现藏药行业专利失效率相对较高,而国际市场接受度和占有率较低。对此,可以加强藏药专利管理,加强核心藏药专利布局,重新开发无效藏药专利,提高藏药专利质量。此外,要加大藏药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藏药的认可度,同时关注和借鉴国外传统医药专利布局的做法,积极在国外布局藏药专利,用专利护送藏药海外市场的拓展。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产业服务,提升企业能力。
这利信息与西藏药业相结合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探索专利信息服务特色产业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专利信息服务的深化和完善。在此期间,项目组初步形成了从宏观产业到微观技术的递进式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即利用专利信息分析,从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形势入手,帮助企业了解宏观环境;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情况出发,让企业把握中观的企业结构和竞争态势;从微观技术角度支持企业研发、预警和布局。这种将产业发展与专利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受到企业的欢迎。二是围绕企业感兴趣的主题开展专利信息推送服务,总结精准推送策略,包括推送企业关心技术的最新专利和竞争对手的相关主题,根据专利引用关系推送相关专利布局等信息,启发企业创新思路。
此外,在项目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项目组前往郑起藏药进行了题为企业创新与专利预警的专利信息培训和专题调研,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提高专利信息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并结合现场专家咨询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
这种深入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得到了奇正藏药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认可。此举不仅增强了企业对专利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而且满足了藏药行业和奇正藏药研发创新的需要,对于产品研发项目的建立和未来市场前期调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工作是西部省份专利信息特色应用项目的缩影,也是文献部继专利信息援助工作之后,为提高西部省份专利信息利用能力的又一有益探索。该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西部省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支点,形成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起点。通过特色产业在当地的示范作用,不断扩大专利信息利用的影响,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在支持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