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看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

2022-11-28 来源: 未知

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展览会上,涉及智能建筑、卫生保健、美妆科技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令人耳目一新,本文将从专利的角度对这些创新产品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国内相关企业的专利创新提供参考。

智能化建筑成为合作热点。

此次展会首次设置了节能环保专区,智能产品尤其是智能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据悉,在这次进博会上,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和多家客户分别与多家客户签订了健康、安全、高效、智能建筑互联等方面的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西安曲江中大置业有限公司、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绿地集团等多家企业就智能建筑与其展开合作;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展会期间与多家政府部门和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作者通过检索发现,截至目前,霍尼韦尔智能建筑技术集团申请的智能建筑相关专利主要涉及国际专利分类号G05B15/02(计算机控制系统)和H04N7/18(图像通信);江森自控公司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利申请主要涉及国际专利分类号G05B15/02(计算机控制系统)、F24F11/30(控制和安全系统设置)。作者通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目前国内申请与智能建筑领域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智能建筑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涉及国际专利分类编号G06Q50/06(电力天然气或水供应)和G06Q10/06(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和G06Q50/06(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中国建筑集团在智能建筑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涉及国际专利分类号G06F17/50(特殊功能的计算机设备或数据处理)和G06Q50/08(特别功能的行政、商业、金融、管理或预测用途);东南大学在智能建筑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涉及国际专利分类号G06F17/50(数字计算设备或特殊功能的数据处理)和G06Q10/04(预测或优化,如线性规划)。

由以上技术构成可以看出,在智能建筑领域,国内外申请人专利申请的侧重点不同,国外企业更注重建筑计算机的控制和安防,而国内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更注重具体建筑场景的智能化。作者建议,国内相关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可针对建筑计算机控制和安防重点布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疫病产品受到公众的关注。

近年来,全球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医疗企业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本次进博会上,医疗器械和医疗保健展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据介绍,本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近340家展商,其中有70多家世界500强和领先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医疗集团(下称GE医疗)、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等公司在展会上纷纷亮相。

GE医疗在本届进博会上首次展示了“妙如”虚拟临床指挥中心解决方案,这是一套应用软件系统。这一系统可以让临床医生在ICU病人激增的同时,远程监控大量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并根据医院定义的参数,帮助鉴别那些病情可能恶化的病人,对危重患者进行安全监测和护理。这一远距离监控也可减少临床医生与病人交叉感染的风险,并节省保护设备,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和负压病床等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利用。

因为展会上展出的都是新产品,所以一些专利申请的公开可能不够。为此,笔者根据相关产品描述、专利检索发现,GE医疗申请的公开号为CN11131744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病人预警方法、监护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公开了ICU中采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可以同时对患者包括呼吸数据在内的多种生理数据进行预警评分,并根据不同区域患者特征通过自学习更新其预警评分计算方法和准确性。

此外,作者还检索到了国内有关的专利申请,如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利申请CN111329459A,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病人生命体征监测预警评分方法,不同病情患者采用不同评分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开号为CN11082799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整合学习的早期死亡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公开号为CN11124372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早期死亡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我国企业与GE医疗专利布局的不同在于评分算法,国内还很少使用神经网络,采用自学习优化计分算法的专利申请,应加强这方面的布局。

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在此次进博会上展示了一款尚未在中国上市的医疗级电子体温计迭代产品,其主题是“抗疫”。本品可在30秒内测得温度,并可将准确度控制在±0.1℃,完全满足临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传统体温计需要的5-10分钟测温时间。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测量效率,该体温计采用整体防水设计,是目前唯一可用的一种含氯消毒液全浸消毒的医用体温计,更符合医院感控部门在新冠疫情蔓延形势下对电子体温计进行全面消毒。通过检索,作者没有发现涉及该产品的专利申请,而且在中文数据库中检索也没有发现能对含氯消毒液进行全浸消毒的医用温度计,可能是该技术尚未在中国申请或公开。我国企业在设计电子体温计的消毒方法时,应注重相关专利的公开时间,避免侵权,可用不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或采用不含氯消毒液的密封结构,对含氯消毒液进行新的密封结构。

技术美妆打造最美的展区。

爱美是人性。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美妆科技近年来成为展会的热点。本次展会,欧莱雅带来了一款化妆品定制概念产品Perso。Perso是一款三合一家用美妆护肤用品,由欧莱雅科技孵化器团队研发,以人工智能驱动,只需简单4步就可以定制出适合用户的护肤产品、液体唇彩和粉底。使用者只要先用手机自拍几张面部照片,提供给相应的手机APP进行分析,Perso就能通过APP扫描照片,判断用户肤质和问题,并通过护肤专家的建议以及AI定义皮肤护理方案,自动挤出适合当前肤质的护肤品。用Perso不仅能做到“千人千面”,还能根据使用者的皮肤状况、化妆、穿着等达到“每天不同”。

作者依据其产品描述,在中文资料库中检索到,欧莱雅公开号CN111448581A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深层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具体是在手机上提供APP,用户自拍后,采用AI技术,根据用户偏好,染发颜色。检索结果显示,近期国内多家企业还申请了利用AI技术实现智能化妆的专利。它们与欧莱雅相关专利申请的算法差异主要是算法上的差异,建议国内企业不断优化算法,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展会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了解国外最新科技产品,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专利布局,实现从借鉴到超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