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来电科技起诉专利侵权!
共享充电宝进入了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阶段。继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电科技)起诉街电公司专利侵权后,近日透露,前者起诉杭州小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电科技)的专利诉讼已于11月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开庭。这个消息一曝光就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共享充电宝或共享行动电源是企业经营的短期租赁充电宝服务,类似于共享汽车和自行车共享,是共享经济的一个分支,吸引了许多企业参与其中。小电科技就是其中之一。据悉,目前小电科技正处于上市辅导期,准备在创业板上市,冲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但相关专利诉讼爆发后,其上市之路充满不确定性。那么,为什么共享充电宝领域的专利之争频频上演三国杀呢?小电科技专利之争会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障碍吗?
共享充电专利诉讼频发。
小电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共享充电设备的科技企业。其共享充电宝在全国1600个县级以上城市落地,以27%的份额在共享充电宝市场排名第二。自2014年起,竞争对手来电科技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先锋企业。目前,公司已在全国90%的城市实现业务服务落地,市场份额15.6%排名第四。
近年来,小电科技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入选杭州独角兽企业后不久,最近完成了创业板上市的第二次辅导工作,这意味着它向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目标迈进了一步。然而,就在人们等待他们稳步前进的时候,媒体突然爆来,来电科技起诉小电科技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于11月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开庭,使得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趋势扑朔迷离。
据记者梳理,小电科技曾使用北京伊电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多起专利诉讼与企业名称有关)和杭州伊电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多次更名背后耐人寻味。有人认为,此举是为了顺利上市。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仅2019年,小电科技就有多起专利侵权诉讼,起诉人均为来电科技。其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专利纠纷5起,涉及专利权属和侵权纠纷。值得注意的是,小电科技对上述5起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并向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院)上诉。目前,最高法院对相关案件作出裁判: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众所周知,共享充电宝是共享经济出现的细分行业,被评为2017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然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者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可能面临重新洗牌。截至今年2月,该行业已有80多起与共享充电宝相关的专利纠纷案件,主要是存放充电宝的机柜设备及相关识别和租赁技术纠纷。
就市场份额而言,来电科技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所以来电技术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市场份额,尤其是在街电技术、小电技术、怪物充电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来电技术压力很大。目前,共享充电行业一二线市场的场景布局越来越完善,市场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下沉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大量的用户红利可以挖掘。
核心专利成为竞争的关键。
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将超过4亿。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入局者最后后后悔出局。据Trustdata数据显示,2019年,三电一兽(街电科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来电科技)垄断了96.3%的市场份额。稳定的格局似乎已经形成。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维持甚至增加当前的市场份额对包括电话技术在内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无疑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那电科技和来电科技的专利创新能力如何?北京吉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代理人钱湾通过专利检索发现,来电科技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于2015年开始申请专利。截至目前,公司已提交221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8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82项,设计专利申请41项,主要集中在G07(会计装置)和H02(发电、变电或配电),特别是H02J7(电池组充电或去极化或电池组负载供电装置)和G07F17(出租物品投币式设备)。此外,公司还有一些技术在海外进行专利布局。
相对来说,小电科技的专利申请始于2017年,专利布局比来电科技晚2年。到目前为止,小电科技专利申请数量还没有超过100项。虽然目前小电科技的专利数量不多,但它已在充电核心技术领域获得了多项专利,因此其专利储备不容小觑。钱湾湾说,这些专利必然会在专利对抗中发挥作用。
实际上,除了小电科技和来电科技之间存在专利纠纷外,来电科技还与深圳街电、云充吧等产生了专利诉讼。因此,专利权的稳定性和专利保护范围将直接影响专利诉讼的结果。钱湾湾表示,目前来电技术的海外专利数量相对较少。考虑到共享充电在海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来电技术应积极部署海外专利,一方面可以积极向海外竞争对手发起专利诉讼,另一方面可以抵御海外竞争对手发起的专利诉讼。
同样,对于小电气技术来说,其专利布局的风险主要是专利布局数量相对较少,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钱湾湾看来,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时,小电科技应尽快解决并致电科技的专利诉讼,确保正常上市。考虑到专利诉讼的过程通常比较长,确定赔偿金额往往会有争议,建议相关企业通过和解的方式结束纠纷,更符合自己的利益。这样小电科技就可以解决上市辅导期的诉讼问题,来电科技就可以获得一定的金钱补偿。并且双方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如何增加市场份额上,避免受到互联网巨头进入共享充电行业的冲击。钱湾湾建议,从长远来看,相关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储备优质专利,在产品落地前进行法律风险分析,避免设计有侵权风险的产品,确保企业不受风险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