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假冒商标产品销售太猖狂,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严格紧抓打假

2022-11-28 来源: 未知


如今在互联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仍在继续,尤其是很多的假冒伪劣商品在一些电子商务公司的低价营销中更加突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针对当前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加强打击网络假冒伪劣商品共同社会责任”研讨会。一些专家提出,商标权益者在互联网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斗争中起着关键作用,商标权益者具有帮助消费者识别商品真伪的能力和义务,应更好地与消费者合作。


有消费者代表表示,如今的电商多家有经营资质的平台商店却做着假冒商标产品的事,比如她的一位朋友就从一电商平台的某海外购店铺购买了一份面膜,但是收到之后却发现这个和其自己在海外购买的不一样,可能买到了假货,想要退款退货却被卖家以购买凭证拒绝了这一请求,最后事情就这样结束。该例子深得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晓军的认可。



杨晓军表示,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受理的商品投诉类别中,涉及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海外采购的投诉多为假冒伪劣商品。而当消费者团体介入维权时,一些卖家会以所谓的授权证书为证据。其实,授权并不意味着所销售的商品必须是真实的商品,而是消费者往往没有足够的有力证据来反驳,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权利。


本次会议还有一位电商平台的总监,他表示电商平台采用严格的准入审查、大数据技术、信用记录等手段来规范进入平台的商家。确定某商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相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但要确定一种产品是否是真品,商标权益需要得到确认。事实上,消费者很难找到相关的商标所有者进行识别,商标所有者一般不愿意为个人出具识别报告。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如果消费者没有相关的证据,卖家也符合自己的经营资质,很难判断消费者是否会赢。


我们发现,不仅个人消费者很难获得商标权权益出具的认证报告,合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也很难得到商标权权益的支持。


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国际部主任乐粉鹏告诉记者,作为国家鉴定机构,进行检测必须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该标准必须通过相关审查。但是目前在互联网上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还没有一个标准。


随后有专家表示,在打击假冒商标的违法产品过程中,商标持有者真的很重要,因为每一项的打假都离不开他们的指认,只有得到商标所有者的确认鉴定,才能知道该商品是不是假的商品。


总结的话就是,商标权益人在与协会打假的合作中,可分为前、中、后三个层次。提前提高教育品牌意识,让目标消费者接受这种教育品牌意识;在事件中,商标权人发现一些平台正在销售假货,要从消费者保护的角度考虑如何尽快消除对消费者的损害。其次,消费者在购买假货时需要保护自己的权利,商标权益人应该为消费者提供身份认证,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商标权益人和消费者的利益是重合的。只有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我们才能更好地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利益。


平克曼商标网是一家专业提供商标注册、商标查询、商标买卖交易的平台,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求,欢迎来电咨询!有任何疑问,可以【立即咨询】咱们平台的客服或者添加微信号【15517851322】了解更多信息!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